mba,mba招生,在职总裁研修班
当前位置:中招首页 -> 商学培训 -> MBA/EMBA -> MBA -> MBA报考指南 -> 
关于中国MBA的思考

2005-11-06 17:05:11 来源:未知

  MBA不但在今天,即使在将来,也都是非常值得读的一个学位。还没有哪个学位能够像MBA那样能够在两年内给他们以大幅度的提高,帮助他们迅速改变自己的现状。

  1、MBA在中国出了问题!?

  MBA在中国出问题是正常的,不出问题是不正常的,毕竟中国的MBA才短短10年的发展时间,但好在我们已经找到了解决的方法,现在,一切都在好起来。

  同任何新事物一样,MBA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认识MBA,甚至否定MBA。人们开始怀疑:中国的MBA到底值不值得读?

  由于MBA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加上媒体的夸张炒做,MBA曾一度在中国炙手可热。在很多人的眼里,只要拿到了MBA的学位,就和成功划上了等号。众多的MBA们一毕业就想成为总经理、董事长,就想拿数十万元的高薪。同时,我们的企业也寄予MBA们以深情厚望,幻想着企业面临的任何问题MBA都会手到擒来,迎刃而解。当中国的MBA们走出校门,开始进行实践时,MBA和企业忽然发现原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MBA们踌躇满志,要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出谋献策略,企业却总是嫌MBA眼高手低、不切实际。于是乎,MBA们认为上了管理学院的当,没有学到真的东西;企业则认为MBA没有实际用途,根本不管用,再加上一些单位也浑水摸鱼开办各种“MBA培训班”,败坏MBA的声誉。结果,似乎一夜间MBA从天堂下到了地狱,这时候媒体也充当起“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角色,从各个方面论证中国MBA的事事非非,其直接结果就是2004年的MBA报考人数大幅度下降,比2003年下降了30%,MBA在中国从顶峰一下跌到了谷底。

  这种现象使得人们开始思索:中国的MBA到底是怎么了?问题出在哪个环节?中国真的不需要MBA
虽说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但人们还是认识到了一些问题产生的。人们也认识到了MBA在中国出问题是正常的,不出问题是不正常的,毕竟中国的MBA才短短10年的发展时间,但好在我们已经找到了解决的方法,现在,一切都在好起来。

  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MBA产生的问题和原因:

  一是我国管理学院的教学模式。由于我国开始MBA教育很晚,基本上没有什么积累,MBA的培养模式大多是模仿美国的教学模式。这种模仿本来也无可厚非,但大家似乎都忽略了一些根本问题:那就是美国的MBA教育模式和中国目前的企业状况之间的差异。美国的MBA教育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也是在不断适应美国经济发展的调整中逐渐成熟起来的。美国已经是一个超强的经济强国,很多的企业都经受了多年的市场洗礼,美国的企业同中国的企业相比,就好像是一只骆驼和一只兔子。骆驼可以一周不吃不喝,喝一次水体重可以增长六分之一,骆驼的骨架大,行动速度慢,它讲究的是稳健,跑快了就散架了,因此国外的企业讲究战略,讲究布局,讲究市场占有率。而我国的企业充其量只是一只兔子,兔子必须不断的寻找吃的,它的特点是灵活。那么我们从美国的MBA教育中学到都是管理骆驼的法子,用它来管理我国的企业,不出问题岂不是咄咄怪事。我们的商学院一上来就用这些从美国移植来的案例来给我们的MBA们上课,营养是够的,关键是我们消化不了,学到的这些东西用到我们的企业上就更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因为它本身就不合身。

  二是MBA们对管理学院期望太高,潜意识中将MBA教育神话了。一只奶牛到草原上吃了几天草,就想挤出牛奶来;种一棵苹果树,第二年就想让它结苹果。这些美好的愿望可以理解,但因为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因此,也就不可能实现。奶牛要到成年了才能产奶,苹果树要3到5年才可能结果子。即使举世公认的最成功的美国1947届MBA,他们辉煌也都是在毕业10到15年后才显现出来的。而我们的MBA从诞生到现在也才区区的10年光阴,怎么可能一出校门就成绩卓著呢?

  三是中国的企业还没有完全适合MBA的环境。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原因,很多在国外是属于很顺其自然的事情,在我们这里却往往很难实行。再加上我国的企业大都或多或少的带有一些计划经济的痕迹,天然的就和MBA们所掌握的企业运行规则有冲突。何况我国的企业一般都比较小,企业都希望MBA能最快速度的为企业带来现实的利益,但仅仅在我国管理学院学习两年的MBA是很难一下子发现企业存在的真正问题的。他们需要时间去体验、感悟企业,而企业却不想慢慢的等待。这种冲突也使得他们对MBA失去了耐性。

  四是缺乏管理、遍地开花、五花八门的MBA短训班的不良影响。即是像北大、清华这样优秀的院校,在我国MBA培养上还处于摸索的阶段,那些乱七八糟的MBA短训班就更是不敢恭维了。随便几个人,随便找几个老师,就可以开班培养MBA了。这样的班的质量是可想而知的。社会流传的“MBA泛滥成灾了”,主要是针对这种情况来说的。

  这种现象已经被我国MBA的管理部门和熟悉、关心MBA的人们所认识到,而且已经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来改变。首先在教学上更多的重视学员们的社会实践,很多管理学院都用加强企业和管理学院的结合。MBA们也开始重新为自己定位,以更加务实的姿态去面对未来的挑战,认识到只要自己有真材实学,就不怕时间的考验,选择职业更加成熟了,不在用工资的高低来确定职业,而代之以对行业的认同。国家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对非法开办的MBA班的整顿工作,清理了一大批不合格或没有得到批准的MBA短训班,净化了我国的MBA市场。

  总的来看,我国的MBA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MBA教育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下,还是属于贵族式的教育,并不是所有人想读就可以读的。这几年对我国MBA就读人群的研究表明,我国攻读MBA的人群主要有以下几种构成:一是企业中管理层,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到管理知识的缺乏,认识到系统学习管理知识的重要性,渴望受到专业的MBA培训;第二种是从事基本种技术工作的人员,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原因,使得很多的人在大学读本科的时候就没有先好专业,到工作后更是感觉到自己对原来专业没有兴趣,因此,将攻读MBA当作从事管理工作的敲门砖;三是现实工作中的不得志者,他们空有满腔的报国之心,但由于种种原因而使得自己没有用武之地,也试图通过学习MBA来改变这种现状;四是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受就业压力的驱使,寻找攻读硕士的最佳途径,MBA无论是在含金量还是入口的难易度方面都是最佳的选择。

  2、有关MBA的薪资调查报告

  MBA平均年薪达到83000元,在所有行业中排列第一。

  根据中华英才网2003年3月发布的薪资调查数据显示,不同学历人群的平均年薪水平分别为:博士63000元,硕士(不含MBA)62000元,本科44000元,大专30000元,大专以下21000元,而MBA平均年薪达到83000元,MBA中的高新人士年薪竟达到29.4万元,令其他人群望尘莫及。(该调查人群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杭州等大中城市,反映了被调查者自2002年7月以来的个人薪资历收入情况)

  总的来说,经过世界各国工商管理学院的长期努力,MBA教学为全球培养了大量的商业奇才和高级人才,也奠定了MBA人才的不凡身价。中国MBA人才培养还刚刚起步,但在中国经济一线已经活跃着一批MBA精英人才,他们的薪资收入状况虽然只代表着一少部分MBA,但已可略见一斑。例如清华大学1999年毕业的MBA平均起薪为每年8万元,2000年夏天的毕业生为10万元;中国人民大学2001届MBA毕业生50%左右在金融机构,40%左右的在高科技行业,平均年薪达11.8万无。总的情况是,中国MBA人才年薪范围在10000 -260000元,平均所薪在85000元。而在取得MBA学位之前的平均年薪只有37227元。在2001年毕业的北大国际MBA首批毕业生中,有人未毕业即已获得了年薪83万元的聘用承诺,全班几十个毕业生均已被跨国公司、国企大公司、IT及网络公司“订购”一空,平均提薪达到23万元。同样在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01年举办的MBA毕业生现场招聘会也呈现出火爆场面:有一半的MBA毕业生年薪即可达到10万元以上,而有多年管理工作经验的MBA年薪可达20万元至30万元。

  实际上相比国外的MBA,目前中国MBA人才总体薪酬水平还较低,中国MBA人才目前的薪资行情还没有完全反映出其所具有的真正价值。而国内64所大学所培养的MBA人才质量也参差不齐,薪资收入悬殊很大。如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等学校培养的MBA,市场受欢迎程度较好。由于总体上我国MBA教师质量、MBA教材质量、MBA学生质量尚未能过到国际MBA标准水平,目前国内产生的MBA人才薪资水平与国际MBA,尤其是欧美MBA的起薪水平差距高达10倍。

  但是,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国MBA的薪水总体水准将会有较大幅度上升,中国MBA人才仍将供不应求,炙手可热。这是因为中国已经加入WTO,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趋势,中国需要大量国际化人才,有许多具有国际教育背景或跨国公司工作背景的人才进来,同时也会有更多的人才走出国门学习、工作及从事国际贸易等工作。这样一方面能很快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MBA,另一方面因为中国经济正处于繁荣发展期,高级人才十分紧缺,MBA人才的身价也会水涨船高。

  3、读MBA机会成本分析

  是否适合读MBA以及读MBA机会成本,是一个很个性化的东西,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自己将来确定是要从事管理职业,那么,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看,攻读MBA学位都是一条捷径,其机会成本都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读MBA也会有机会成本,而且其机会成本一般都比较高。

  实际上,具体起来,机会成本是一个很个人化的东西,即使同在一个公司工作又同时在同一个学院上MBA,机会成本也往往差异很大,只能根据个人化的数据来计算读MBA机会成本。

  为了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我们特地引用《世界经理人》杂志的机会成本分析方法。

  选取三个摇篮有MBA学位的经理人为例子来做MBA机会成本的分析样本,他们代表了三种就读MBA的方式和三种毕业之后就业的典型,你可以把他们的数值作为自己的参照物,得到你读(或者想读)MBA的机会成本的参考值,帮助你去评判读MBA值不值,有助于你估算自己读MBA之后的收益情况。

  机会成本的计算公式

  MBA的机会成本是指去读MBA而放弃的潜在收益(与不读MBA比较)。它包括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心理成本。以下是我们评估读MBA机会成本中货币性成本的公式。

  机会成本=收入净现值-支出净现值

  第N年支出净现值=前期支出+第1年支出ⅹ(1+5%)-1+第2年支出ⅹ(1+5%)-2+……+第N年支出ⅹ(1+5%)-N

  第N年收入净现值=第1年收入ⅹ(1+5%)-1+第2年收入ⅹ(1+5%)-2+……+第N年收入ⅹ(1+5%)-N
其中,5%是根据我国经济增长率而得出的贴现率(一般估计为5—7%之间,我们确定为5%)。

  目前,读MBA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在国内读全日MBA,二是在国内读在职MBA,三是到国外读MBA(一般是选择全日制居多)。不管是哪种模式,可选择的学校是比较多的,而各个学校的MBA又有一些区别。为了简化起见,我们结合MBA毕业之后在就业上的三种选择(当职业经理人、自己创业、在国外工作),分别对三种就读模式的机会成本进行了分析。

  全日制MBA的机会成本

  蔡先生是1999年读清华MBA的,此前他是广州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市场经理,月薪7000元。他读的是全日制MBA,两年学费为3万元,读完MBA总开销约7.5万元。毕业后,他在环保业的一家美资公司做市场总监,月薪比原来公司高出1万元。

  以蔡先生为例,我们来分析一下全日制MBA的机会成本变动趋势,看看这种就读模式有什么基本现象。我们设定蔡先生一个人平常的基本生活开支(不包括住房、车、交际等非基本生活性开支)为1500元/月,一年约1.8万,读完MBA工作之后基本生活开支增加到2000元/月,一年约2.4万。蔡先生预计在原单位薪水涨幅为10%,他认为如果在原单位工作而不读MBA,三年后他有到下属公司当总经理的机会,年薪有20万。即蔡先生如果不读MBA,5年里他的预计收入分别为:9万、10万、11万、20万、22万,预计的基本开支分别为:1.8万、1.8万、2.4万、2.4万、2.4万;蔡先生读了MBA,5年里他的收入及预计收入分别为:0、0、22万、24万、26万,他的开支及预计开支分别为:4万、4万、2.4万、2.4万、2.4万。

  其实,像蔡先生这种情况去读MBA机会成本是很高的,而且风险系数也高,因为读全日制MBA他就必须放弃高职的机会,但毕业后并不能保证他能找到这么好的职位。

  同样是读全日制MBA,高先生现在还有点后悔,他原来在深圳一家著名通信公司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年薪约7.5万元,他读的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法学院的MBA,两年学费2.6万元,现在他任职于广州一家著名的电子通信企业,月薪超过1万元。高先生说:“对我来说,现在薪水的增长只是一方面,可你却不知道我损失可大了。”原来高先生在原公司是持有公司的股票期权的,现在原公司刚刚被美资公司收购,股票按1:7兑现,但高先生因读MBA而早已放弃了股票,他由此损失了几十万元。

  与高先生相反的是,彭光顺读MBA就划算得多。“原来我只是湖南岳阳一家国有上市公司技术科里的小负责人,报酬不瞒你说才一年一万多。”他说,“我是1996年读人大脱产MBA的,人大95届、96届是计划内的,不收学费,还有280元的补贴?quot ;彭光顺现在是科龙集团财务总监助理,年薪不低于10万。

  费用的高低是大家都会关心的问题,这直接与机会成本相关。在国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MBA收费比较高的学院之一。王小姐现在上海斯堪的亚电子有限公司业务发展经理,年薪为12—15万元,她是中欧MBA,她在读MBA前薪水不到8万元,她自己估算了机会成本,认为很划算,虽然她读MBA付出了13万元左右的费用。陈先生也是中欧MBA,毕业之后到润迅公司任部门经理,现在刚刚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年薪超过10万元。他说:“现在回过头来看,光从学费来讲,中欧的学费已从我当时的4.75元涨到目前的9.5万,整整翻了一倍,对于我来讲读MBA肯定划算。”

  在职MBA的机会成本

  现在已经是创业者的耿先生,对读MBA是赞许有加,他称读MBA能有针对性地选择职业发展方向。耿先生读的是武汉大学在职MBA,3年学费是3万,加上其它,费用总额约为5万。读MBA期间他在一家港资电子公司做品质部主管,月薪6000元;毕业后进入咨询业,任广州一家咨询公司总经理,年薪12万加15%的分红权。如今,耿先生自己创业,年收入约30万。

  以耿先生为例,我们计算在职MBA的机会成本,看看它的基本发展规律。我们还是设定耿先生一个人平常的基本生活开支(不包括住房、车、交际等非基本生活性开支)为1500元/月,一年约1.8万,两年后基本生活开支增加到2000元/月,一年约2.4万元。耿先生预计在原单位薪水涨幅为10%。即耿先生如果不读MBA,5年里他的预计收入分别为:7.8万、8.6万、9.4万、10.5万、12万,预计的基本开支分别为:1.8万、1.8万、2.4万、2.4万、2.4万;耿先生读了MBA,5年里他的预计收入分别为:7.8万、8.6万、9.4万、12.5万、30万,他的预计开支分别为:3.8万、3.3万、3.9万、2.4万、2.4万

  从以上数据可知,耿先生在前三年,读或不读MBA的收入是一样的,他的开支只是在原来开支的基础上加5万元。耿先生读MBA的第三年,他的机会成本是4.58万元,读完MBA,耿先生重新进行了职业选择,毕业后第一年机会成本降为2.94万元,第二年耿先生读MBA就产生了机会收益,收益为11.16万元。

  机会成本中的非货币因素评分

  朱小军是招商迪辰系统公司的市场总监,1992年毕业于美国摄政大学MBA,之后一直在美国工作,去年6月回国。他说,读MBA最主要是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还取决于你有什么样的期望值。

  有一个现象是,本次调查到的拥有MBA学位的经理人,只有少数人明言是为了更高的薪酬而读MBA的,大部分人都强调三个方面:一是接受更系统的知识培训,提高能力;二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空间;三是建立良好的人脉。当然他们如此说并不表明他们不在意薪酬。

  读MBA的经理人比较看中读MBA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学院的校友资源给彼此带大量的促进事来发展和扩大社会联系的机会。另外,一些经理有读MBA是为发改变职业,另外一部分则是为了以后创办自己的企业,许多经理人把工商管理学院看作是建立自己企业前的训练营。

  所以,在评估读MBA的机会成本时还要考虑非货币因素,比如社会关系、能力、知识、心理、语言沟通等方面,而这些因素很难量化的,但要对MBA的机会成本进行评估就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为此我们以打分形式来做简要的评估。我们根据调查反馈的情况,主要设置了7项因素,它们分别是:“对中国商业的认知、社会关系”、“对国际商业的认知、国际社交”、“知识、视野”、“职业、发展平台”、“国际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心理成熟度”、“工作习惯、工作能力”。

  其中,每项因素的基准分是5分,总基准分为40分。如果不读MBA,每项因素的得分都是基准分。如果你读MBA,对于任何一项因素,假设读MBA之后变化不大,则给5分;减弱则打0—4分;增强则打6—10分。蔡先生、耿先生、王小姐的得分分别是:54、53、56。

  一般地,单从非货币因素方面考虑,得分低于40分,则读MBA很不值;50分以下的一为般;50—55分的,属比较理想;55分以上的,则读MBA非常划算。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是否适合读MBA以及读MBA机会成本,是一个很个性化的东西,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自己将来确定是要从事管理职业,那么,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看,攻读MBA学位都是一条捷径,其机会成本都是可以接受的。

  在国外,MBA毕业生是靠学到和领悟得来的管理知识,以及商业表达和沟通能力来胜人一筹的,这些优势的得来靠的是专门和职业训练,而非一般的学术训练。也就是说MBA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研究生教育,它不是一种学术性的训练,而是一种职业化训练。贯穿整个MBA教育的是商业理念,它产出的是职业经理人,不是学者。

  综上所述,MBA不但在今天,即使在将来,也都是非常值得读的一个学位。还没有哪个学位能够象MBA那样能够在两年内给他们以大幅度的提高,帮助他们迅速改变自己的现状。

  4、如何读中国的MBA

  选五门左右的课程来精学,这五门课一般是你以后从事的职业所要求的,在这些课程上要下些工夫,要达到能和老师平等对话的水平,其它的课程大可以泛泛的来学。

  中国MBA所面临的迫切问题不是值不值得读的问题,而是如何读的问题。

  由于上面分析的原因和我国MBA发展的时间因素等,中国的MBA教育还很不成熟,现在对中国MBA培养院校的认知程度,基本上取决于该院历史上在中国的排名。比如,公认的好的管理学院应该是北大、清华、复旦、交大、人大、同济等国内著名高校,这些院校的名气得来其实与MBA是没有关系的,它们主要靠的是本科生在全国的影响,但由于晕轮效应,人们自然的都会认为这些院校的MBA也一定是全国最好的。从硬件和知名度的角度来看,上述院校肯定是有一些优势的。但仅看MBA的话,我们还很难接受上面的排名,因为一个管理学院的优劣主要应该看其毕业生的水平,而对于MBA来讲,毕业生水平的高低一般要10年后才能看出来。因此,我国现在是不存在一个对MBA培养院校的排名问题的。

  这样就引出一个问题:如何读中国的MBA是利益最大化的?

  我们注意到了国外著名的MBA培养院校都是私立大学做的最好,而中国做的最好的MBA培养院校是中欧商学院,它在国际上的MBA培养院校中排在了前十位,但它是股份制的,是一所社会办学的典范。如果中国的MBA商学院都由社会来承办,由私立学校来承办,或者是将现有的管理学院承包给私人,那么,竞争的作用会使MBA的培养院校在短时间内快速的提升自己的水平。但这样的设想就目前来讲还很难在中国操作,我们只能就现在的现实状况下来分析如何读MBA的问题。

  首先来看一下我国MBA的课程设置。

  根据《工商管理是硕士教学大纲》的规定,MBA院校必须开设九门核心课程;管理学;管理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战略管理;运筹学;生产与动作管理。必修课和选修课大约有17门左右,如国际贸易、人力资源、质量管理、组织行为学、经济法、应用统计学、投资学、英语、金融管理、管理统计学、宏观经济学、税收理论与实务等。很明显的,这些课程是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所要求的。

  这么多的课程要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全部掌握是很难做到的,而且也没有必要这么做。

  最好的选择是:选取五门左右的课程来精学,这五门课一般是你以后从事的职业所要求的,在这些课程上要下些工夫,要达到能和老师平等对话的水平,其它的课程大可以泛泛的来学。一来你以后并不从事相关的职业,二来目前我国管理学院的授课师资还良莠不齐,听有些课确实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那么,我们这些高校的真正优势是在全校的综合优势上,这些名校的每一个院系几乎都有几个大师级的专家、教授,他们往往是在用心和自身的求学历程来讲课,听他们的课你会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感觉。你可以花些时间找他们并设法听他们的课,我国高校的听课制度基本是开放的,你可以尽情的去听。这样,你才能真正贪图我国名校那些大师的风采,最大限度的丰富你的知识结构,也最大限度的发挥名校的资源优势,不然,你即使考上了北大、清华的MBA,但仅仅在管理学院听课的话,肯定是不划算的,因为你并没有真正用到他们最好的师资资源。比如哲学、历史、中文、宗教、艺术甚至数学、化学、物理等,这些课程对从事管理工作的MBA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它不要求你学的精,它只要求你知道就可以了,那么北大、清华最优秀的教授数十年在一门课上探索,其“功力”确实是非同一般的,听他们的一堂课就会让你受用不尽。

 相关文章
 ·EMBA招生上演两极分化
 ·EMBA巡回课堂12日上午到绍兴开讲
 ·专业EMBA初露嫩芽急需施肥
 ·中科院管理学院大力推动MBA学员就业工作
 ·最新时讯:INSEAD商学院MBA访问团访问
 ·人大商学院打造中国自己的凯洛格商学院
 ·中加工商学院塑造“普及型”国际MBA
 ·复旦06级(春)MBA室外拓展训练侧记
 ·三大名校MBA谈面试前如何做好职业规划
 ·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院长黎建强中科院作报告
 论坛热贴 更多...
  ■ 最新推荐课程

 ·新科海平面设计师就业课程  ·领航·导航考研政治强化课程  ·新托福(网考)短期课程
 ·金同方影视动画就业课程  ·水木艾迪考研数学春季基础班  ·雅思高中生5.5分保证课程
 ·中软网络工程师精讲课程  ·2007年四联法律硕士备考辅导  ·环雅剑桥商务英语初级课程

 ·发表评论
 昵称:
 内容:
 
 ·最新评论 更多...
中招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招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招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 点 聚 焦
Google
   
精 彩 推 荐
免费下载Firefox,改进网页浏览
免费下载相片软件整理你的照片
mba、研修班简章大全
  清华大学研修班热招  
院校人气排行榜
 
关于中招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英才加盟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Copyright @ 2005-2008 zhongzh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招在线 版权所有